深圳市民营企业工作人员有超过120人因收受商业贿赂,被检察机关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审查起诉,
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如华为、中兴、富士康、比亚迪、沃尔玛、创维、茂业等均发生过工作人员收受商业贿赂的案件,甚至民营企业的这种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约六成是发生在这些著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之中。
大型民企工作人员收受商业贿赂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涉案人员普遍年轻而又具有高学历。
80后、三十岁左右是比较集中的年龄段,占了总涉案人数的七成以上,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有很多还是硕士、海归等,
可谓是技术型人才,正逐步走上了民企中层管理的岗位,他们手上有一定的职权,很多还挂着部门经理、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头衔。
在大家看来,这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拥有着一份让人艳羡的体面、稳定、而又高收入的工作。
二是受贿额总体偏大。
这些大型民企由于动辄是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工程项目、采购、招投标等,利益蛋糕非常大,造成送上的“好处费”也水涨船高,
好处费达几十万、上百万的屡见不鲜,甚至某大型民企的高级工程师许某,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在基建工程项目上帮他人成功竞标,先后收受好处费达人民币985万元。
三是受贿的岗位分散。
相比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腐败”集中在采购等岗位,一些大型民企由于拥有工作人员数万甚至数十万,造成很多工作岗位都有一定的权力或者说获利空间。
从目前的发案情况来看,收受商务贿赂的人员已涉及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采购人员、财务人员、对外服务科科长、工程师、技术支持等,
甚至后勤岗位如车辆管理员、行政管理员、行政监督员也成了案发人员。
有行贿人为了让其酒店成为某大型民企的协议酒店,按每间客房每天2.5元人民币的回扣款给该大型民企的住宿管理员等人送上好费处,
就凭这看似微不足道的2.5元的回扣款,该企业一名住宿管理员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即先后收受了回扣款超过20万元。近日,该名住宿管理员已被宣判获刑。
四是窝案频发。
如一家电子公司为了自己的手机射频天线能销售进某大型民企而行贿,致使该大型名企的四名工程师因收受商业贿赂而同时“落马”;
一家电子公司的负责人为了拿下多份采购合同而向某大型民企的多个办事处工作人员行贿,造成该大型民企的市场经理、市场总监、终端经理等4人被一连串牵出并追究刑责;
某投资管理公司作为一家行贿商,即造成某大型民企的6名工作人员因分别收受数万元至数十万元商业贿赂而先后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