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是关于医师职业精神、医师职责以及医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的规定。
一、医师的职业精神和神圣职责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这种职业就该具有的精神、能力和自觉。作为健康的守护者,医师从事的职业就是治病救人,其执业行为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医师形成了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其职业特征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中心进行执业活动,这也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各自的职业精神内涵予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新的职业精神。医师的职业精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8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重托,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作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评价。还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努力促进医学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度概括了新时代医师的职业精神。据此,本条第1款将医师的职业精神表述为:医师应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履行职责贯穿公民职业生涯的始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一直以来都是医疗卫生行业的行业风尚。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更是医师职责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从卫生健康部门、医疗卫生行业组织,到医疗卫生机构和高等院校都注重加强医师和医学生的医风医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建设过硬的医师队伍。医师这一职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需要医师们遵守执业规范,不断提高执业水平。据此,本条第1款将医师职责原则表述为:医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规范,提高执业水平,履行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本法第23条还对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各项义务作了具体规定,是对本条规定的医师职责予以具体化。如“遵守执业规范”,对应了“遵循临床诊疗指南,遵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医学伦理规范等”义务;“提高执业水平”,对应了“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医学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义务;等等。
二、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
本条第2款规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医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二是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医师是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本法第23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救治患者的义务。这些都是对医师依法履职的要求。同时,医师依法执业,治病救人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运用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医师的合法权益,也是使其能够正当履行职责的客观需要。因此,医师法在规定医师职责和义务的同时,也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保障医师执业安全的职责、侵害医师合法权益的行为及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如本法第49条中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完善安全保卫措施,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时主动化解医疗纠纷,保障医师执业安全。这就使医师执业的法律保护落到了实处。
医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其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人格尊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
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难免遇到医患矛盾、医疗纠纷以及由此引起的患者及家属通过一些行为和方式侵犯其人格尊严、人身安全的情况。实践中,有的侮辱、诽谤医师,有的威胁医师,甚至殴打医师,还有个别地方出现过杀害医师的极端事件。这些事件严重侵犯了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干扰了医师正常的执业活动,影响极其恶劣,必须在法律中予以回应。因此,本款规定,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这就在法律上确认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其人格尊严、人身安全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本法第49条第3款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阻碍医师依法执业,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禁止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殴打等方式,侵犯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具体明确了什么行为属于侵犯医师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一旦实施了这些违法行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应有的制裁。本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
民法典等对此都有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