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一般是在刑事诉讼中才会适用的。如果是非法收集而来的证据,那么就不会被法院采纳,自然也就无法起到证明作用。
具体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是怎样的呢?
一、非法证据的界定
非法证据,即违反法律规定收集或提取的证据,又可称为“瑕疵证据”。“非法证据”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非法证据包括三种:
(1)形式非法的证据,即不具备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证据,如举报犯罪的匿名信,因不明证人身份,只能作为破案线索,不能作为诉讼中的证据;
(2)主体非法的证据,即不具备法定取证主体资格的人收集提取的证据,如私人侦探通过侦查手段获得的证据;
(3)程序或手段非法的证据,即通过不符合或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或手段取得的证据,如通过刑讯逼供,非法搜查、侦查陷阱等方式取得的证据。
狭义的非法证据仅指第三种。
如何对待非法证据,世界各国的法律界有不同的观点,世界各国在立法上或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同的做法。
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真实肯定说。凡是经查证属实的非法证据,都可以采纳。
(2)一律排除说。凡是非法证据,一律排除,不得采纳。
(3)排除加例外说。非法证据一般都要排除,但法律规定在一些例外情况下可以采纳,如严重刑事案件中的例外、善意违法的例外、危害不大的例外等。
(4)线索转化说。非法取得的证据不能直接采纳为诉讼中的证据,但是可以用作证据线索,经合法程序或手段转化之后,可以采纳。
(5)区别对待说。非法取得的证据要区别对待,既不要一概肯定,也不要一律否定。
具体来说,又有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不同种类的证据要区别对待,
例如,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必须排除,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不必排除;
第二,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要区别对待,
例如,严重侵犯人权的非法证据必须排除,轻微违反程序规定的非法证据不必排除;
第三,不同情况的案件要区别对待,
例如,一般刑事案件中的非法证据必须排除,严重刑事案件中的非法证据不必排除;
第四,证据与行为人要区别对待,
例如,违法收集的物证可以采纳,但是违法收集证据的侦查人员要受到处罚。总之,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是怎样的
证据合法性标准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排除非法证据。
从这个意义上讲,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证据采纳标准的补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一条规定:
“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
“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
纵观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我们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该属于“区别对待说”,
即有些情况下要排除,有些情况下可以不排除,而且法律赋予审判人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